大部份停用西藥以後一週內反彈,但也有一個月以後才反彈,先停用針劑,再戒斷內服,最後才停抹外用,
嚴重者仍可在2個月內漸進式戒斷,例如原本1天吃2粒類固醇變1粒,抹2次變1次,
若症狀惡化嚴重不適或發燒,請盡速用回類固醇並尋求西醫治療。
為了治療戒斷反彈,我們會依據病情開立處方,泰半約需2週~ 2月。
所謂的戒斷反彈就是病情會加劇擴散,口周、眼皮會腫起來,甚至會滲出組織液丶低血壓,
這時會引起很多人誤解,反彈期的症狀是因為草本的內服及外用引起的,
事實上,有些西藥只要停用就會有劇烈反彈的可能。
所以無論如何,只要您看過西醫,使用過西藥內服或外用,
請務必明確告知藥名及使用時間長短
反彈期之輕重跟個人體質丶類固醇使用強度及擦藥時間次數有關,反彈期間的痛苦不適,快則兩三天,慢則數週。期間往往令人誤以為是草本引起,才會越來越嚴重,繼而對草本治療失去信心!所以要熬過反彈期,請遵照我們指示按時內服丶外用,漸進式戒斷類固醇,隨時保持密切聯繫,才能成功戒斷類固醇!
只要近期有抹過類固醇或其他西藥, 就一定要注意停用西藥反彈的問題.
類固醇的分子小, 會有全身性的吸收, 若有傷口,吸收力加劇。
所以反彈的部位, 不侷限於本來有塗抹的地方, 全身各部位都有可能有反彈的現象.
尤其是口周&眼皮.
經常含有類固醇,導致反覆發作,進而產生依賴而無法戒斷。
有些西醫師深怕病人畏懼類固醇,不敢明確告知,甚至改口不是類固醇,
但,可能是更難戒斷的免疫抑制劑,例如:普特皮Protopic、醫立妥Elidel.
2007年美國研究發現有致癌風險,禁用於兩歲以內之孩童。
但,在台灣門診卻屢見不鮮。
西藥:類固醇、免疫抑制劑 上癮及反彈現象
◎ 類固醇等西藥上癮及反彈現象的發生過程:
起初,類固醇等的確達到止癢與壓制發炎反應的效果,過了一週以後,就可能開始發覺沒辦法將西藥停下來。
◎ 類固醇等西藥包含:藥膏、口服、吸入型、點眼液、針劑。
藥品強度越強,使用時間越久,越容易出現副作用,恢復越慢。
之後,一旦停用西藥,原先擦藥或非病灶的地方亦出現嚴重發炎反彈現象。
副作用症狀包括:皮膚紅、腫、癢、痛、脫皮,厲害時還冒膿或流湯流水。
* 外用皮質類固醇可能吸收而產生全身性作用 *
★原先的皮膚病、及原本沒有病灶、以及沒有抹類固醇的部位、都可能反彈惡化!
這類擦藥擦過頭的病例到處可見,類固醇上癮的病人經常到處求醫,但常是越醫越糟糕。
一般往往把停藥的反彈現象誤認為疾病惡化,以為是治療沒有效果,再換用更強的藥膏,如此惡性循環。
有的患者已停藥一段時間,改用中醫治療仍會出現或輕或重之反彈現象,
往往被誤以為是中藥無效或被病患指責越醫越嚴重,其實都是因為類固醇等西藥反彈所引起的。
*如無使用過西藥,在進行中醫治療時並無所謂反彈及皮膚排毒之情況發生。
戒斷類固醇等西藥一定要採漸進式的,慢慢停用。其間若反彈嚴重,可抹回西藥。
驟然停藥會導致極度不適,並有可能對中醫失去信心。
病人要戒斷西藥,就必須面對停藥後發炎反應反彈的問題。
應依照醫囑,慢慢停用類固醇等西藥,讓皮膚好好休息,皮膚才有機會恢復正常。
一般來說,反彈期之輕重除了跟病人用藥時間及類固醇等西藥強度有關外,病人之體質及生活習慣也有影響,
反彈期約在停用西藥的幾天之內到一個月之間發生。 有正確的中藥介入控制,
期間大約一星期(開始-高峰-消退),嚴重者有可能長達兩星期~一個多月。
長時間的痛苦不適,往往令病人怯步,失去耐性而沒有信心繼續接受中醫治療,
所以這段期間請遵照我們的指示按時服藥擦藥,並請安心度過。
行政院衛生署 官網 【類固醇 副作用】
‧灼痛、搔癢、紅疹、乾燥、毛囊炎、多毛症、粉刺狀疹、眼周發炎、口周圍皮膚炎、過敏性接觸皮膚炎、
傷口癒合能力不佳、皮膚色素增加、刺痛或龜裂、續發性感染、皮膚萎縮(血管浮現於表皮)、皮膚薄而脆弱、
產生線紋、汗疹、毛細管擴張、紫斑、蕁麻、神經血管性水腫。
‧其它副作用包括:骨質疏鬆症、抑制兒童生長、月經不規則、圓月臉、庫興氏症候群、白內障、青光眼、
高血壓、糖尿症狀、心臟血管系病變、胃潰瘍、肌病變、性功能障礙、手指麻木感、精神病…
【注意事項】
‧ 避免長期使用,由其是在眼部、臉部、生殖器官、肛門附近及皮膚摺皺處。
‧ 感染:皮質類固醇會掩蓋感染的跡象,且治療中可能出現新的感染。
‧ 皮質類固醇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而使感染容易擴散。
‧ 黴菌感染:皮質類固醇可能惡化全身性黴菌感染。
‧ 腎上腺及腦下腺功能有可能需9 個月時間才會恢復。
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21日發出的通告。從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的5年期間,在美國的兒童病患中,使用在日本也有銷售的阿斯特拉製藥公司的“他克莫司”(商品名:Protopic / 通用名稱:他克莫司水合物),和諾華製藥公司(瑞士)的同類藥物“伊萊戴爾”( 商品名:Elidel / 在日本未有出售),等兩種同屬免疫抑制劑的外用膏狀藥物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總計有46人患上白血病和皮膚癌等病,其中4人死亡。
FDA發現在不少情況下,將這兩種藥物用於治療不適合使用的幼兒,或繼續使用期間過長,或不遵守使用方法的情況比比皆是。雖然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但因為有可能與癌症的發生有某種關聯,美國 FDA將在最近召集專家舉行會議,審議修改藥物的補充說明。
根據美國 FDA統計,0-16歲使用他克莫司的有15人,使用伊萊戴爾的有27人,兩種藥物都有使用的4人,總計46人患了皮膚癌、淋巴瘤、白血病。
這些患者中,有50%屬於所附文件中所稱“不應該使用”的範圍,即小於2歲; 有41%是藥廠指出的安全性未得到確認情況下,連續使用期超過一年。使用他克莫司患上癌症的26%兒童,所使用的不是有效成分濃度0.03%的兒童製劑,而是使用濃度為0.1%的成年人製劑。
FDA還曾在2005年,因為與癌症的發生可能有關聯,呼籲使用者注意使用方法。
資料來源請參考以下連結:
中國時報【洪榮志╱台南報導】
全台有近9成1歲以下兒童都服用過抗生素、解熱劑,但成功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1歲以下兒童服用抗生素、解熱劑,日後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的風險,較未服用者高出甚多,呼籲醫界及家長重視濫用抗生素問題。
成大醫學院小兒學科特聘教授王志堯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團隊合作,使用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針對2個出生世代進行追蹤研究後,發現兒童出生1年內服用抗生素,日後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是未服用抗生素兒童的1.61倍、氣喘為1.38倍、過敏性鼻炎則為1.41倍。
同時,兒童出生1年內服用解熱劑,日後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是未服用解熱劑兒童的2.02倍、氣喘為1.66倍、過敏性鼻炎為1.70倍。該研究已刊登在權威的《國際流行病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
王志堯表示,目前相關研究發現,無論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或氣喘,遺傳、環境等諸多因素都可能是致病因子。但該團隊研究發現,出生1年內曾服用抗生素及解熱劑的兒童,日後罹患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的發生率都最高;曾服用其中1種藥物的發生率次之,不曾服用2種藥物的發生率最低。顯然兩者之間是有相關的。
他分析,從免疫學的觀點來看,1歲以下的兒童,需要一些細菌的刺激,才能幫助免疫系統成長、強壯。如果此時服用抗生素將這些菌種都殺死,將不利日後的免疫系統發展。
他認為,除非是細菌感染,否則1歲以下兒童輕微發燒、感冒,通常3~5天都會自動退燒、痊癒。家長只要與小兒科醫師配合,不要求速效,並以支持性療法陪同孩子度過病程,孩子即可恢復健康。
-----------------------------------------------------------------------------------------------------------------------------------------------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第522 期
研究發展
嬰幼兒服用抗生素/解熱劑與之後發生過敏疾病之關係
NHRI researchers provide suggestive evidence that temporal effect of exposure to acetaminophen and/or antibiotics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n allergic diseases in later childhood
世界過敏組織(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 WAO)估計於2011至2012年,全世界約有30-40%人口有一種以上的過敏症狀,例如:濕疹、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等;過去20年,全球過敏疾病盛行率急遽地上升,其中也包括台灣在內,然而造成過敏發生的危險因子,至今仍未盡明瞭。198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期間,兒童於一歲前使用抗生素(antibiotics)或解熱劑(acetaminophen)治療顯著增加;在1990年代後期,多個研究團隊針對嬰幼兒時期服用抗生素或解熱劑與後續發生過敏性疾病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一系列分析探討,然而研究結果並不一致。
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熊昭所長、蔡慧如副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與成大醫院王志堯醫師的研究團隊共同合作,使用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Database, NHIRD)的資料,針對兩個出生世代進行追蹤研究,對於兒童出生一年內服用抗生素或解熱劑是否會增加未來發生過敏免疫疾病(例如:異位性皮膚炎、過敏及過敏性鼻炎)的風險,進行深入探討。研究結果發現兒童出生一年內服用抗生素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是未服用抗生素兒童的1.61倍(adjusted hazard ratio (AHR) = 1.6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 CI): 1.53-1.70)、氣喘為1.38倍(AHR = 1.38; 95% CI: 1.32-1.46)而過敏性鼻炎則為1.41倍(AHR = 1.41; 95% CI: 1.35-1.47)。此外,兒童出生一年內服用解熱劑與出生一年內未服用解熱劑比較,其罹患異位性皮膚炎(AHR = 2.02; 95% CI: 1.92-2.13),氣喘(AHR = 1.66; 95% CI: 1.58-1.74)以及過敏性鼻炎(AHR = 1.70; 95% CI: 1.63-1.77)的風險也較高。以1998年出生世代為例,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降低,而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至4歲後隨年齡增加而下降;然而無論是異位性皮膚炎、氣喘或過敏性鼻炎,出生一年內曾經服用抗生素及解熱劑的兒童發生率最高,曾經服用其中之一藥物的發生率次之,不曾服用兩種藥物的發生率最低(如圖示)。
此論文之研究結果日前已刊登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期刊網頁上;
本研究結果可提供臨床兒科醫師開立處方之參考,並提醒家長正確的用藥觀念,
瞭解服用抗生素或解熱劑對嬰幼兒身體免疫以及生長發育,可能造成的影響。
《文/圖: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黃雅雯、
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蔡慧如副研究員;
審校: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熊昭所長》
一般我們在做特異性過敏原檢測時,容易產生陽性反應的多半是帶殼類海鮮,包括蝦蟹貝殼等等,至於過敏體質的人不小心吃到魚,為甚麼也很容易起疹,及引發一連串的過敏反應,原因可能在於魚類的保鮮不易,新鮮的魚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但不新鮮的魚反而會產生過量的發炎物質。就是以下作者提到的組織胺中毒症! |
|
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
一名5歲男孩日前喝味噌魚湯後全身起蕁麻疹;一名2歲男孩吃炸魚排臉部潮紅長蕁麻疹,還頭痛、噁心、嘔吐腹瀉……經抗組織胺治療後,症狀漸漸緩解。家長疑惑為何以前吃魚沒問題的孩子,現在會對魚肉過敏?
衛生署新竹醫院小兒科醫師張寶玲說,今年夏天氣溫高,如果魚肉被細菌污染,或魚被捕撈後未適當冷藏保鮮,魚肉裡面的胺基酸會被細菌的酵素代謝成組織胺,溫度愈高使細菌活性愈強,且時間愈久組織胺愈多。
組織胺魚肉中毒症狀的嚴重程度,與吃下去的組織胺多寡有關。根據國外文獻,年紀越小但吃進組織胺數量越多者,最嚴重可能會導致氣喘甚至過敏性休克,然而絕大多數的個案都是等組織胺代謝之後症狀會慢慢好轉。
根據張寶玲在門診與急診的臨床經驗,因為吃魚導致組織胺中毒的小朋友,送醫治療者不少,家長需特別注意。
儘管煮熟的魚肉可殺死細菌,但當產生組織胺後,加熱或冷藏均無法破壞組織胺,故還是需要注意魚肉的鮮度。組織胺魚肉中毒症狀主要為臉部潮紅、頭痛、頭暈、蕁麻疹、心悸、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症狀在食用後幾分鐘到1小時內出現,可能持續數小時。
如果孩子以前吃魚沒有問題,現在吃魚後卻有類過敏反應,或有多人同時食用此類魚肉後有以上症狀,就有可能是組織胺魚肉中毒症。以同類魚肉的檢體作皮膚過敏測試,或血液過敏原檢查,可排除真正的食物過敏。
張寶玲提醒父母,根據送醫個案顯示,許多魚類因為失去鮮度,常被拿去煮味增湯或炸魚排,以蓋掉變質味道,還有吃過期魚肉所打的魚丸中毒者,因此讓孩子食用魚肉製品時,要特別注意新鮮度,以及有無適當冷藏保鮮魚肉,以免產生組織胺毒素。 |
為了清除過敏食物,又能確保小朋友得到足夠的營養,記錄飲食可以參考以下的方式,如果爸爸媽媽有更好的格式,歡迎po到部落格上分享喔!
步驟一:仔細觀察後做成記錄
小袋鼠的飲食日記 製表:王海亭醫師 |
|||||
進食日期(年/月/日) |
食物種類及份量 |
進食後天數 (可簡單記錄一下過敏症狀) |
安全等級 |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
Ex.99.3.16 |
豆奶30cc |
- |
+(紅斑搔癢) |
+(紅斑搔癢) |
輪替食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說明:
I. 每3-7天換一種食物或改變份量,即每3-7天為一個觀察周期。
II. 根據進食後的反應,將食物過敏的程度分為4個級別:
陰性﹙-﹚:完全觀察不到食物過敏現象。
輕微﹙+﹚:有新的症狀出現,但病情嚴重度與原來相同。
中度﹙++﹚:新症狀明顯。搔癢、皮疹分數增加,溼疹有新發部位、面積加大,皮膚明顯
發出水腫性紅斑,甚至有滲出液等等,對生活造成明顯差異。
重度﹙+++﹚:新症狀明顯。比上面的敘述更嚴重。
III. 再依據上面的分級結果,將測試食物分為3類安全等級︰
安全食用:食物過敏反應為陰性﹙-﹚,可不忌食或試著再增加份量。
輪替食用:食物過敏反應為輕度﹙+﹚,盡量不要與其他〝輪替等級食物〞
同時吃,要輪替著吃;或是改變烹調方式。
忌食:食物過敏反應為中度﹙++﹚以上,避食6個月以上,6個月後再開
始嘗試,並且要減少份量。
附註:
1.症狀惡化程度的認定,並沒有一個量化的標準,如果覺得病情影響生活的程度與原
來有明顯差異,又有其他食物可以取代,就可以考慮避食。
2.主要營養來源食物,如果不太確定是否與過敏有關,可以再多嘗試幾次。
IV. 食物過敏的不良反應包括皮膚紅斑、溼疹、蕁麻疹加重,或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6個月內的小嬰兒過敏症狀尤其以腸胃道為主,腹絞痛、嘔吐、腹瀉、甚至便血都有可能是食物過敏。
步驟二:持續的進行飲食記錄一段時間後,就可以做成食物分類表,一目了然!
食物分類表 製表:王海亭醫師 |
|||
|
安全食用 |
輪替食用 |
忌食 |
五穀根莖類 |
|
|
|
蛋豆魚肉類 |
|
ex..豆奶(30cc) |
|
蔬菜 |
|
|
|
水果 |
|
|
|
奶類 |
|
|
|
油脂類 |
|
|
|
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程度,我認為可從三個面向考慮
一、 單純從濕疹嚴重度考慮
門診判斷病情嚴重度可分為2個部分
1.皮疹
皮疹狀態按全身皮膚的範圍,將紅斑、糜爛、滲出、落屑等皮疹狀態分爲4 級。
0分:正常
1分:輕度(病變面積無關、僅見輕度皮疹)
2分:中度(嚴重炎症皮疹占體表面積不到10%)
3分:重度(嚴重炎症皮疹占體表面積10%~30%)
4分:極重度(嚴重炎症皮疹占體表面積30%以上)
2.搔癢
0分:正常。
1分:軽度搔癢。
2分:持續搔癢、但晚上可以入睡。
3分:搔癢嚴重,晚上不能正常睡眠。
4分:搔癢劇烈,不分晝夜,影響日常生活。
所以最重度的病人,可能全身皮膚皆受影響,日夜不停的搔癢。
二、 從預後考慮,這應該是大部分病人最在意的問題,異位性皮膚炎到底可不可以治好?
基本上嬰幼兒時期發病月齡愈小,皮膚病變範圍愈大,2歲以後自然痊癒的機會愈小,另外,隨著年齡愈大,患病的時間愈長,異位性體質伴隨一生的機率就愈大。預後的判斷,有些統計數字或臨床經驗可以參考,但是目前也沒有絕對的檢查方法可以確定。
三、 是否引起合併症?
主要有反覆搔抓造成的傷口,是否造成繼發的細菌或黴菌感染?成長過程中,是否因嚴重搔癢影響睡眠、飲食限制了營養攝取而影響生長發育及學習?有些病人會因嚴重搔癢或皮膚不美觀引起情緒的障礙,有憂鬱等等的問題。其他器官比較嚴重的併發症,較常見是眼部的病變,尤其是異位性皮膚炎波及到眼部的患者,因經常搔抓揉或拍打眼睛止癢,會有較高的風險導致視網膜剝離、白內障。